利用覆膜砂造型(芯)都要有结壳过程,固化速度快、慢决定着一定厚度壳型(芯)结壳时间长短。结壳速度快、时间短使造型(芯)生产率提高,同时也可避免翻斗复位时产生的脱壳现象。大件壳型(铸件质量达80 kg,壳型长度超过1 m)为防止这种壳型缺陷的出现,生产出了速固型覆膜砂 。大壳型变形量大,即容易出现周边翘曲现象,覆膜砂结壳时间短,可减轻这种现象。
覆膜砂的结壳速度由六次甲基四胺(含量10%~15%)进行控制,低于10%(占树脂质量)结壳慢,高于15%对结壳速度无益。树脂中苯酚核对位或邻位的活性氢原子多或有适量水分存在有利于亚甲基的生成。为加速亚甲基的交联作用,要求处理好树脂分子量的分布,即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树脂适量配置。
交联使树脂由热塑性变为坚硬固体。固化速度快的覆膜砂强度亦高。抗拉强度是检测覆膜砂结壳速度的重要指标。
用树脂的聚合速度来评价覆膜砂的固化特性,用户无法取样校核,而聚合速度与结壳速度之间似无相关性,例如我国山东生产的圣泉PF-103聚合速度为60 s是比较慢的,其常温抗拉比强可达9.88 MPa是比较高的,可见强度与聚合速度之间并不相关,聚合速度慢亦有可能制备出结壳速度较快的覆膜砂[2],同时壳型强度亦高。
速固型覆膜砂是一种高强度砂,结壳速度快但失之脆弱不是加速固化的目的。因此固化促进剂(MgO,Ca(OH)2)在缩聚过程中中和酸的作法以降低强度不足取。用酸补充六次甲基四胺用量也不便使用。应从树脂的生产到覆膜砂的制备进行系统强化,即从原料的摩尔比、pH值方面加以优化并对反应过程加以控制,同时采用合格的树脂(熔点、聚速和流动性)方能进行覆膜砂生产。在生产中严格控制覆膜工艺(选料、加料、温度和时间),尽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热法覆膜若冷却不及时,会使覆膜砂粘点(Stick point)提高,结壳速度减慢,因此,有效而准确的覆膜工艺是获得速固型覆膜砂的基础内容之一。
合格的速固型覆膜砂应在250~280 ℃结壳温度下、5 s之内结壳厚度不低于15 mm。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